![]()
義工服務促進香港多元共融
義工服務是連結香港多元社區、推動社區共融的重要橋樑之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一個匯聚不同文化、世代及背景人士的多元城市。然而,少數族裔、長者及殘疾人士在社區參與仍面臨語言障礙、社交孤立、社區支援及無障礙設施不足等挑戰,義工服務正好能夠幫助這些群體融入社區,減少孤立感,實現真正的社會共融。
根據香港政府最新數據,預計到2046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將佔總人口約36%(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少數族裔人口持續上升,約佔3.8%;殘疾人士約有534,200人,佔人口約7.1%。這些數據顯示,支援多元弱勢社群的義工服務需求日益增加。
本指南旨在為關注社區共融的義工提供全面資訊,介紹如何支援少數族裔、長者及殘疾人士,涵蓋義工機會及實踐建議,幫你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1)為何多元共融義工在香港如此重要?
多元共融義工服務既有助減少社會孤立,也促進社區平等與和諧。義工的實際支援有助弱勢社群能更順利融入社會,打破文化和世代隔閡,提升社區凝聚力,推動共融香港。
義工服務對他們的的具體影響:
・少數族裔:義工可協助教授粵語或英語、舉辦語言工作坊等,提升少數族裔的語言能力,幫助他們融入校園和職場生活。
・長者:陪伴長者參與康樂活動、健康講座及社區聚會等,增強其歸屬感,減少孤獨感。
・殘疾人士:提供無障礙活動支援、陪診服務及協助視障人士參與活動,提高他們的社區參與度。
延伸閱讀:
【關懷銀髮社區】長者支援義工服務的重要性及其社區影響
【傷健共融】為什麼義工服務對支援殘疾人士如此重要?
【認識香港少數族裔】在港少數族裔的困難與挑戰
(2)義工如何支援香港多元社區?
選擇合適的義工角色,首先要深入了解不同社群的獨特需求。以下介紹少數族裔、長者及殘疾人士的概況,以及義工可提供的針對性支援。
(一)支援少數族裔
少數族裔會因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及就業挑戰而難以完全融入本地生活。根據香港樂施會,南亞裔兒童因中文水平限制,長大後多從事「3D(危險(dangerous)、困難(difficult)和骯髒(dirty)」的工作。
義工可透過以下方式支援:
・語言支援:教授粵語或英語,幫助少數族裔學生融入校園生活,提升成年人的職場競爭力。
・文化交流:舉辦節日及文化活動,促進本地居民與少數族裔互相了解。
・就業培訓:提供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指導,幫助他們進入主流就業市場。
・法律支援:協助了解香港法律權益,例如勞工權利或租賃法規,並轉介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延伸閱讀:
【支援香港少數族裔】5種義工服務助融入社會:語言、心理、法律、職涯、社區關懷
【義教|義補】6個成為義師的好處
【成為義師】7種常見義教活動/義務導師種類
(二)支援長者
獨居長者或留港長者可能因缺乏社交活動,容易感到孤獨。
義工可透過以下方式支援:
・陪伴活動:陪伴參與文娛,康樂、棋藝、書法、園藝和外出購物等活動,促進長者與社區的連繫。
・數碼素養:教授智能電話、應用程式及電子支付工具的使用技巧,幫助長者掌握數碼生活,並與社區和家人保持連繫。
・跨代交流:參與「長幼共融」計劃,年青人與老友記一齊做義工帶領活動,促進世代互動。
・熱線關懷和陪診支援:提供電話關懷服和陪診服務,減輕照顧者壓力。
延伸閱讀:
【植樹活動】植樹、園藝義工服務4大貼士及3大好處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植樹和園藝義工服務」做甚麼?
【關懷銀髮社區】認識長者支援義工服務及其義工角色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熱線支援及支援平台義工服務」做甚麼?
【長幼共融】跨代義工服務的重要性及好處|如何成為跨代義工?
【全面指南】香港照顧者支援義工服務
【選擇合適義工崗位】5種常見的照顧者支援義工服務類型
(三)支援殘疾人士
殘疾人士在參與社區活動時,有機會因缺乏無障礙設施、溝通或情緒支援而受限制。
義工可透過以下方式支援:
・無障礙協助:提供義載服務或活動場地引導,確保輪椅使用者或視障人士能安全參與。
・教育支援:為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提供課後班,幫助他們提升學習能力。
・溝通輔助:學習手語或點字,協助聽障或視障人士與外界溝通互動。
・陪診支援:陪伴殘疾人士前往醫療機構,協助溝通醫療需求或處理預約手續。
・情緒支援:參與精神健康輔導及情緒支援服務,為情緒病患者提供一個支援平台。
延伸閱讀:
【傷健共融】4大支援殘疾人士的義工服務類型與義工角色
【SEN】7種支援SEN學生及其家長或照顧者的義工服務|特殊教育需要
【精神健康】6大精神健康義工服務種類簡介
【精神健康】義工服務如何推動社區更有效應對精神病、情緒病問題?
【精神健康】如何加入義工行列推廣精神健康?須具哪些資格?
(3)多元共融義工的最佳實踐
遵循最佳實踐能讓義工服務更具正面影響力,以下三項原則有助義工更有效支援長者、少數族裔、殘疾人士等社群:
(一)文化敏感度
了解服務對象的文化、宗教及生活習慣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建議義工參與文化敏感度培訓,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尊重不同背景,避免誤解。
延伸閱讀:
【少數族裔義工培訓】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與實踐指南|Cultural Sensitivity
(二)無障礙設施意識
如服務對象是殘疾人士,你應要熟悉服務場地的無障礙設施,如斜坡、電梯及手語支援,確保殘疾人士安全參與。
延伸閱讀:
【傷健共融義工指南】如何支援殘疾人士成為同行者?|服務類型.實用技巧.入門步驟
(三)耐心與尊重
長者及殘疾人士可能需要更多時間表達。義工應耐心傾聽,避免打斷,並以同理心回應。例如與認知障礙症長者溝通時,可使用簡單語言並保持溫和語氣。
延伸閱讀:
【關懷銀髮社區】7大貼士協助你成為出色的長者支援義工
(4)如何開始參與多元共融義工服務?
加入多元共融義工行列比你想像的更簡單!以下是具體步驟:
・選擇支援社群:根據興趣及能力選擇少數族裔、長者或殘疾人士。
・探索機會:瀏覽「社職義工配對平台」或相關的非牟利機構網站,例如香港復康會,明愛、基督教勵行會等,尋找義工招募資訊。
・參加培訓:報讀文化敏感度、情緒支援、手語班或無障礙設施培訓,提升專業能力。
・積極參與:參加義工活動,與服務對象建立連繫,累積實戰經驗。
總結:立即開始你的義工之旅!
多元共融義工服務是有助促進社區共融。透過了解社群需求、遵循最佳實踐並積極參與,你可以為少數族裔、長者及殘疾人士帶來實質改變。
立即加入義工行列,與「社職」攜手推動更共融的社區!
前往「社職義工配對平台」/下載「社職 Social Career」手機App「iOS|Android」
延伸閱讀:
【完整義工指南】我想做義工,點部署?
【社職義工平台使用指南】香港義工機會搜尋、篩選與配對全攻略
【香港義工字典】一文睇勻有關「義工」的詞彙和超連結,幫你更快搵到合適的義工服務!
常見問題(FAQ)
問:什麼是多元共融義工?
答:多元共融義工是指透過義工活動支援少數族裔、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義工活動,促進社會共融和平等。
問:如何找到合適的多元共融義工機會?
答:瀏覽「社職義工配對平台」或相關非牟利機構網站。
延伸閱讀:
【社職 x 企業】企業義工服務及CSR活動合作案例
問:需要什麼技能參與多元共融義工?
答:耐心和同理心是最重要。部份義工活動需完成義工培訓,具體要求視主辦機構而定。
問:多元共融義工如何幫助社區?
答:義工有助少數族裔融入、提升長者生活質素、支援殘疾人士參與活動,促進社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