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 10】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的義工服務|Reduced Inequalities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4
mins read
January 4, 2024

透過6種義工服務實現「SDG 10:減少不平等」

可持續發展目標10(SDG 10)是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希望在2030年之前減少國內及國與國間的不平等(Reduce inequality within and among countries)。

要減少社會上的不平等,首先要讓被邊緣社群(Marginal Groups)被看見,並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同時,社會也需要建立一個多元共融環境以消除各種歧視和污名標籤,從而促進所有人,不論他們的年紀、性別、殘疾、種族、出身、宗教、經濟或社會地位,都能生活在一個社會、經濟和政治共融的環境,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

甚麼是邊緣社群(Marginal Groups)?
「邊緣社群」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歷史之下,那些由於個人特徵或個人理由被排拒在主流社會(Mainstream Society)權力核心的邊緣位置,而處於被主流社會壓迫、剝削或歧視的關係之中。這些個人特徵或個人理由包括性別、年齡、種族、宗教、信仰、健康狀況、殘疾、性傾向、性別認同、教育、收入、以及居住地等。現實中,「邊緣社群」通常是指低收入人士(如綜援領取者、失業者和無家者)、少數族裔、移民、難民、性小眾或殘疾人士等。

以下是有助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的義工服務類型,有助支援邊緣社群,並促進共融社區。

(1)支援少數族裔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香港2021年人口普查 - 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報告顯示,在2021年共有619,568名少數族裔人士居住在香港,佔全港人口的 8.4%。居港少數族裔人士中,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2021年的少數族裔人士數目為301,344,佔全港人口 4.1%。主要源自菲律賓人及南亞裔人士 (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孟加拉人及斯里蘭卡人)。 

而香港大部分少數族裔學生來自非華語家庭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南亞裔幼稚園學生,27%的家長廣東話能力弱; 27%完全不懂說廣東話。另外,在《香港少數族裔青年教育和就業路徑的研究報告》中,發現在少數族裔家庭中有15.4%的父親及31%的母親從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粵語,而42.6%的父母從不幫助子女學習粵語。其報告撮要更指出有六個因素對促進或阻礙少數族裔青年的教育和職業成就至為關鍵, 包括:
(一)資訊的準確性和充分性;
(二)文化定型和華裔與少數族裔之間的相互理解;
(三)語言能力;
(四)個人能力和主動性;
(五)社會資源的可用性和獲取性;
(六)財政狀況。

另外,少數族裔青年對中文的精通程度也影響他們對教育和職業的追求。不同中文能力或處於不同階段的少數族裔青年均期望獲得不同程度的語言支援,以提高自己的實用溝通能力。若果有為提高中文能力而度身設計的課程,將有助他們成功地從學校過渡到工 作,並擴大他們升讀專上教育或工作的選擇。

可見,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可能令少數族裔人士在學習、生活和就業上會面對不少困難,甚至有機會造成跨代貧窮。因此,其中一個直接的支援方法就是向少數族裔提供語言、文化、技能及財務素養(Financial Literacy)的義教服務,以增加他們的升學和就業機會。

以下是與支援少數族裔相關的常見義工服務:
成為義務導師(Tutor),以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學習和技能發展,為各年齡層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語文班、功課義補和職業培訓等服務,以幫助他們更順利地融入本地生活。
・成為友師(Mentor),以支援年青的少數族裔人士,例如提供生活、升學和職業上的指導、支持和建議,以協助他們克服人在異鄉所面對的困難。
協助少數族裔學生申請專上學院或大學,尋找獎學金或填寫經濟援助申請表格,協助他們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協助專為少數族裔提供義務補習服務(義補)的機構籌辦學習小組和編寫教材等,以提供額外的教育支援。
除了提供語言、文化和技能方面的教育支援外,協助少數族裔提升財務素養也是緩解跨代貧窮問題的方法之一。因此,擔任金融知識、理財或會計等範疇的義務導師,與少數族裔分享有關財務預算、儲蓄、債務管理和投資策略等知識,均有助改善他們的經濟狀況。
・支援職業培訓,幫助少數族裔發展職業技能、進行模擬面試,以及指導他們撰寫履歷表(CV),以提升他們的就業機會。

以上有關「支援少數族裔」的義工服務旨在為不同年齡層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多方面的學習、生活和就業支援,以協助他們克服在異鄉所面臨的困難,並更順利地融入本地生活。

延伸閱讀:
【義教|義補】6個成為義師的好處
【成為義師】7種常見義教活動/義務導師種類

SDG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共融社區|認識香港少數族裔人口

(2)支援移民及難民

「支援移民及難民」旨在協助他們適應新環境並順利建立新生活、融入社會,以及克服移居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常見的「支援移民及難民」義工服務包括為他們提供醫療、住屋、法律和教育等支援,以幫助他們在移居後能夠盡快獲得經濟獨立的機會。

以下是與支援移民及難民相關的常見義工服務:
・參與專門支援難民的社福機構的義工服務,例如分發日用品(食物和衣服)、協助他們尋找住所、學校、醫療、就業和援助申請等日常需求。義工也可以參與後勤工作,例如策劃、設計、組織、宣傳和執行文化交流活動,幫助移民和難民融入本地社區。
・擔任義務導師,尤其是教授本地語言和提供職業培訓等,以幫助移民及難民更容易地適應新環境和就業。
・提供義務翻譯服務,為移民及難民提供語言支援。
・成為關注精神健康的社福機構的義工,例如義務熱線輔導員和義務輔導員等,為有需要的移民和難民提供適切的精神健康或情緒支援,以紓緩他們在新環境中所面對的壓力、焦慮和恐懼。
・如果你是來自法律界的專業人士,可以考慮提供義務專業服務(Pro Bono),為移民和難民提供法律建議或諮詢等,幫助他們處理文件申請等事務。

以上有關「支援移民及難民」的義工服務均有助移民和難民在移居新環境後更快融入本地社區、獲得就業機會,並迅速實現經濟獨立,同時促進他們在各方面獲得公平待遇及機會。

延伸閱讀: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熱線支援及支援平台義工服務」做甚麼?

【精神健康】6大精神健康義工服務種類簡介

(3)支援「多元、公平和共融(DEI)」教育

「多元、公平和共融」教育(DEI教育)旨在加深市民對多元社會的認識,並建立一個包容性的共融環境,使每個人都能獲得尊重和平等的機會,以減少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

以下是與支援「多元、公平和共融」教育(DEI教育)相關的常見義工服務:
・成為支援DEI教育的社福機構的義工,協助機構規劃、籌辦、設計、宣傳和執行那些促進文化交流的節目、活動和研討會。常見的義工角色包括活動助手、統籌義工、設計師、撰稿員和義載司機等。
・擔任文化大使、教育大使或共融大使,協助舉辨有關DEI的講座、研討會和展覽等活動,幫助來自不同背景的市民適應新環境,以及了解本地文化和習俗。
・支援義務服務或協助舉辦DEI教育課程。常見的義工崗位包括設計課程、撰寫文案、製作小冊子和網頁等。
・擔任義務導賞員,協助舉辦一些專門介紹少數族裔生活、文化、食物和宗教的本地導賞團,鼓勵更多市民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習俗。

透過支援DEI教育,我們能夠讓更多市民認識「多元、公平和共融」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公眾對建立平等社會的意識,並促進社會的多元、公平和共融發展。

延伸閱讀:
【SDG 4】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4:優質教育」的義工服務|Quality Education

(4)支援殘疾人士

「支援殘疾人士」是指提供各種形式的支持、資源和服務來幫助殘疾人士克服生活中的障礙,並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從而促進他們更順利地參與社會活動,實現一個殘疾人士和健全人士互相尊重的共融社會。

根據香港《殘疾歧視條例》,「殘疾」是指:
・身體或心智機能的全部或局部喪失,或;
・全部或局部失去其身體任何部分,或;
・其體內存在可引致疾病的有機體(如愛滋病病毒),或;
・身體部分機能失常、畸形或損毀,或影響對現實情況的理解、情緒或判斷、或引致行為紊亂的失調或疾病、學習困難。
而且殘疾也不單指現存的殘疾,更包括曾經存在、將來可能存在或被認為存在的殘疾。

而根據香港勞工及福利局《2007 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的分類,殘疾類別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聽障、智障、精神病、肢體傷殘、特殊學習困難、言語障礙、器官殘障和視障。

以下是與支援殘疾人士相關的常見義工服務:
成為支援殘疾人士的社福機構的義工,協助機構推行一些支援服務,例如舉辦肢體和肌肉功能培訓、康樂活動、運動會和探訪活動等。這些活動通常需要活動助手、宣傳義工、運動教練、攝影師和義載司機等。義工也可以選擇參與一些後勤支援的義務工作,例如處理行政工作和義工統籌等。
擔任友師、友伴或朋輩支援義工,向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社交支援、情感支援、情緒支援和日常生活的幫助。
成為義務導師,支援機構為殘疾人士提供功課、職業技能和手藝等訓練服務。
醫療界的專業人士可考慮擔任專業技能義工(Skills-based volunteer),義務提供醫療援助,例如復康服務、照顧和訓練等,協助傷殘人士盡快復原。
・擔任手語義工或手語義務導師,以支援聽障人士或教授市民學習手語運用。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SEN)的學童,協助相關機構提供義教服務,以及舉辦伴讀會、訓練活動和康樂活動等,幫助SEN學童學習、訓練溝通技巧和放鬆身心;專業輔導員和藝術治療師等專業人士,可考慮擔任技能義工,為SEN學童提供輔導服務和治療工作坊,幫助他們表達情緒、紓解壓力。
・支援「二手復康器材回收活動」,協助相關機構回收或分發復康器材予有需要的人士。(詳情見「SDG 3的義工服務」)

以上有關「支援殘疾人士」的義工服務能幫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並改善身體狀況,使他們能夠平等地享有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

延伸閱讀:
Be My Eyes 讓視障和弱視人士看得見|視障輔助科技手機應用程式

【精神健康服務】朋輩支援的重要性|過來人的情緒支援、促進復元過程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探訪義工服務」做甚麼?

(5)支援「LGBTQIA+」社群

「LGBTIQA+」是一個縮寫,代表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雙性人(Intersex)、酷兒(Queer)、無性戀(Asexual)。 社會有時會用其他術語,例如非二元性和泛性戀,來描述他們的性別、性傾向和生理性別特徵等。支援「LGBTIQA+」人士的目標包括:

爭取基本人權:每個人不論其性取向或性別認同,都應該受到尊重,支持「 LGBTQIA+」權利是基本人權之一。
精神健康:「 LGBTQIA+」社群所面對的歧視及污名等挑戰,可能會影響其精神健康,因此精神健康支援對他們非常重要。
生理健康:「LGBTQIA+」社群可能在醫療保健方面會遇到障礙,甚至可能在醫療體系中遭受歧視。因此,支持他們有助打破這些障礙,讓他們能夠獲得公平的醫療服務。
去除污名:促進社會的多元共融,消除對「LGBTQIA+」社群的歧視和污名。
促進職場的多元共融:支持「LGBTQIA+」員工的公司能夠吸引和留住更多元化的人才,促進職場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法律保護:倡議制定法律以保護「LGBTQIA+」社群免受歧視和暴力,並確保他們獲得公平待遇的政策。

以下是與支援「LGBTQIA+」社群相關的常見義工服務:
成為朋輩支援(Peer-to-Peer Support)義工,為「LGBTQIA+」社群提供支援,尤其是那些被孤立或正面對性別和性向認同等相關挑戰的市民,以「過來人」身分為他們提供指引、輔導及傾聽他們的心聲。
成為「LGBTQIA+」教育義工,協助策劃、設計和籌辦教育講座、展覽和研討會等活動,向公眾分享有關「 LGBTQIA+ 」議題的資訊和資源。
加入致力關注「LGBTQIA+」議題的機構成為義工,協助機構策劃、設計、籌辦、宣傳和執行相關活動。例如支援「同志驕傲月遊行(Pride Month Parade)」、運動會和市集等活動。這些活動通常需要活動助手、宣傳義工或義載司機等義工崗位協助執行。
成為危機支援或熱線輔導義工,為有需要的「LGBTQIA+」人士,例如正面對無家可歸、家庭暴力或精神健康問題挑戰等,提供適切的支援。
擔任青年義務導師或友師,為「LGBTQIA+」青少年提供指導,支持他們的個人發展,並幫助他們應對與其身分相關的挑戰。

以上有關「LGBTQIA+」的義工服務不但有助「LGBTQIA+」社群獲得適切的支援,也有助提升公眾對「LGBTQIA+」議題的認識和關注,這均有助「LGBTQIA+」在社會上獲得公平對待,同時也有助減少他們面對的困難和不平等待遇。

延伸閱讀:
【LGBTQIA+】如何支援性小眾的精神健康?|關注團體、輔導熱線及義工服務簡介

【香港LGBTQIA+】4大性別元素,由認識性別認同開始|擁抱性別多元(一)

(6)社區支援

社區支援對於實現「SDG10」極其重要,是減少社會內不平等的關鍵之一。以下是主要原因:

為邊緣社群體爭取權益:社區可以為邊緣社群(Marginal Groups)提供改善生活所需的資源,包括教育、醫療保健和就業機會,協助他們爭取基本權利。
促進社會多元共融
:社區支援有助提升社會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並促進多元共融的生活環境,避免孤立任何邊緣社群。
加強宣傳工作:持續向公眾推廣「SDG 10」的資訊,鼓勵更多人參與「減少不平等」的活動。
創造就業機會:社區可以透過消費、捐贈和宣傳等方式,支持本地小店和初創企業(Startups),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更多市民獲得經濟獨立的能力。
提供精神健康支援:為有需要的社群提供適切的支援,減少他們的孤立感和恐懼感。

以下是與社區支援常見義工服務:
・支援邊緣社群的機構,協助機構籌辦和宣傳支援服務、教育活動和倡議工作等,以加深公眾對邊緣社群的了解和關注,並賦予他們與主流聲音平等的話語權。
・協助關注人權的機構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和出版工作。這些義務工作通常包括行政支援、數據收集、文案撰寫、簡報製作和設計等。
・支援人權教育活動,協助機構策劃、設計、執行和宣傳相關的工作坊、研討會、講座和展覽等活動,以提高公眾對侵犯人權行為的認識,促進社會人人平等的待遇。
・擔任義務輔導員或熱線支援義工,為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人提供適切的輔導、服務轉介或諮詢等支援和資源。
・成為社區中心義工,擔任活動策劃、設計、宣傳或活動助手等義工角色,協助舉辦康樂、教育和文化活動,促進社區共融。
・支援回收和捐贈活動,協助相關機構收集、回收、運送和派發食物、衣物和日常用品等物資,以支援社區的弱勢社群。這些活動通常需要義工擔任活動助手、義載司機、設計和宣傳等義工角色。
・支援促進就業的機構,義務為有需要的社群提供就業培訓、職業講座、職業輔導、模擬面試和履歷撰寫等支援服務,以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提升經濟獨立的能力。

以上有關「社區支援」的義工服務涵蓋教育、輔導、就業和生活支援等多個範疇,旨在透過最合適的渠道去幫助社區上的弱勢社群,以縮小社區內各界別的差距,促進社會共融和公平,減少因忽視和不了解而產生的不平等現象。

延伸閱讀: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麵包收集義工服務」做甚麼?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回收義工服務」做甚麼?

總結

上述的義工服務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方面主要是支援社會上的邊緣社群,協助他們爭取應有的公平待遇,同時提高公眾對「多元、公平和共融」的認識,以促進社會的多元共融發展,從而減少不平等的情況發生。

與其他SDG相關的義工服務:

SDG 1 無貧窮SDG 2 零飢餓SDG 3 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4 優質教育SDG 5 性別平等SDG 6 清潔飲水和衞生設施SDG 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SDG 8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SDG 9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SDG 10 減少不平等SDG 11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 12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SDG 13 氣候行動SDG 14 水下生物SDG 15 陸地生物SDG 16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SDG 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相關文章:

SDG可持續發展目標10:減少不平等|共融社區|認識香港少數族裔人口

6個實現SDG目標10例子|支援非華語兒童|買嘢都有助建立共融社區?

【香港SDG 10】關注減少不平等的本地機構和組織推介

【完整SDGs指南】甚麼是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何義工服務可以參與?個人、NGO及企業可以做甚麼?

【義教|義補】6個成為義師的好處

【成為義師】7種常見義教活動/義務導師種類

其他「LGBTQ性別議題」系列文章

其「精神健康」系列文章

延伸閱讀:

【完整義工指南】我想做義工,點部署?

【新手義工】如何順利地參與義工服務?|如何揀?如何準備?如何發揮所長?

【新手義工】8種常見的義工機會分類方法

【親子義工】7種適合親子參與的義工活動|父母帶子女做義工

【長者義工】8種適合退休人士參與的樂齡義工活動

【點解大學生要做義工(一)】做義工,學做人?!

【點解大學生要做義工(二)】做義工,整靚CV有助搵工?!

【學生做義工好處】學校如何鼓勵學生做義工?

公司如何一次過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企業】如何建立企業義工隊(Corporate Volunteer Team)

適合「星座|MBTI 16型人格」參與的義工服務

其他「義工貼士」系列文章

其他與「義工|Volunteer」相關的文章

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系列文章

透過社職尋找與「SDG 10:減少不平等」相關的義工機會

[ Where Everyone Gains. ]

你可以透過「社職 Social Career」瀏覽各種與可持續發展目標10相關的義工機會!

>> 瀏覽相關的義工機會 <<

或下載「社職 Social Career」應用程式進行搜尋!

電子通訊|Newsletter

* indicates required

參考資料

受篇幅所限,請點撃參考網站/連結前往目標頁面

・引言
https://eige.europa.eu/
https://web.swk.cuhk.edu.hk/

・(1)義務導師
https://www.censtatd.gov.hk/
https://www.edb.gov.hk/
https://www.oxfam.org.hk/
https://www.eoc.org.hk/

・(2)支援移民及難民
https://www.acf.hhs.gov/

・(4)支援殘疾人士
https://www.enableme.ke/
https://hkphab.org.hk/
https://www.legco.gov.hk/

・(5)支援「LGBTQIA+」社群
https://www.latrobe.edu.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