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污染
根據環保署海岸清潔和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的數據,每年15,000公噸海洋垃圾流入香港海域,60%至80%是塑膠製品(如膠袋和即棄餐具)。這些垃圾危害海洋生物:海豚、海龜誤食塑膠或被「鬼網」纏繞,面臨死亡風險;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影響海鮮安全。
應對海洋污染的義工行動:
・參加淨灘活動,清理垃圾,保護海洋生態,並結合生態教育,認識香港海洋價值;
・協助海洋酸化監測、樣本收集;
・協辦海洋生態導賞團;
・可持續漁業推廣。
這些活動適合初學者,享受海濱樂趣同時貢獻力量。
(二)空氣污染
香港臭氧水平高企,交通廢氣增加哮喘風險。但從2004至2024年,空氣質素改善逾50%,長期健康風險減半。2024年年度臭氧濃度為54.6微克,較2023年的61微克下降。
應對空氣污染的義工行動:
・參加植樹和園藝,支援PM2.5監測,增加綠化,改善空氣質素;
・加入都市綠化或低碳交通倡議。
這些行動有助為下一代創造無霧霾戶外環境。
(三)垃圾堆積
每日約11,000噸垃圾湧入堆填區,回收率僅33%。根據環保促進會2021年《國際海岸清潔運動》報告,香港近岸海域的海洋垃圾逾九成來自陸地活動,包括垃圾隨風或雨帶到排水管道。
應對垃圾堆積的義工行動:
・參與垃圾分類、回收或升級再造活動,減少廢物,推廣「物盡其用」文化;
・支持漂書計劃;
・協助食物銀行的食物援助計劃,減低食物浪費。
(四)山林及濕地退化
山徑垃圾(如紙巾、煙頭)破壞生態,影響行山樂趣,野生動物誤食垃圾更可能引發人獸衝突。而氣候變化,也加劇熱浪及海平面上升。
應對山林及濕地退化的義工行動:
・參加淨山活動,清理垃圾,恢復山林原貌,保護本土動植物;
・協辦生態導賞團;
・支援野生動物監測、移除入侵物種。
邊行山邊拾垃圾,認識山林歷史與文化,感受環境連繫。
(五)野生動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香港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但城市化及非法貿易威脅野生動物。
應對野生動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義工行動:
・參與動物救援、棲息地恢復或反走私教育;
・協助動物護理、生態調查等。
這些活動適合動物愛好者,貢獻本土生態保護。
(六)氣候變化及可持續能源
全球暖化影響香港,熱夜增加,冷天減少。
應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能源的義工行動:
・推廣節能、太陽能安裝;
・協辦氣候教育工作坊,支持轉型至清潔能源;
・參與低碳推廣、節能或食物浪費減量。
這些行動減少碳足跡,推廣可持續生活。
延伸閱讀:
【低碳義工】7種「關注低碳環保」的義工服務|一齊減碳
【低碳義工】適合做親子活動的低碳環保活動及義工服務
【SDG 13】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3:氣候行動」的義工服務|Climate Action
【SDG 14】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4:水下生物」的義工服務|Life Below Water
【SDG 15】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15:陸地生物」的義工服務|Life On Land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植樹和園藝義工服務」做甚麼?
【SDG 7】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7: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的義工服務|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什麼是無痕山林 Leave No Trace (LNT)?|實踐七大原則的建議做法|保護環境方法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回收義工服務」做甚麼?
【個人參與 vs 企業參與】持份者可以為「升級再造義工服務」做甚麼?
【漂書活動】香港18區漂書點及相關義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