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NGO可透過以下五個步驟,以低成本整合AI,推動數碼轉型:
(一)識別核心需求 首先,評估機構的「痛點」(Pain Points),例如:
・籌款活動成效不佳,難以吸引新捐款者? ・撰寫資助申請書佔據大量時間? ・義工管理流程混亂,排班或聯絡耗時? ・數碼營銷內容創作費時,質素未如理想?
針對每個痛點,列出具體需求並優先排序。例如,若撰寫資助申請書和社交媒體內容佔據大量時間,可優先採用AI撰寫工具。
(二)選擇免費或低成本工具 剛接觸AI的中小型NGO可以從免費工具入手,逐步探索進階功能。以下是多款適合香港NGO使用的工具: ・Grok、Poe、Perplexity AI :免費生成內容、報告初稿、FAQ或搜尋資料,無需VPN,適合撰寫社交媒體貼文或活動簡介。需審核內容準確性,避免「幻覺」(AI生成不實資訊)。 ・Canva AI :免費版支援生成海報、簡報及圖片,適合活動推廣。Canva為非牟利機構提供免費Canva Pro,包含進階設計功能。・Notion AI :免費版整合AI,生成項目計劃、任務清單或會議摘要,適合小型團隊協作。・Make(免費版): 自動化工作流程,例如將電郵查詢整合至社交媒體發文等,減少手動操作。
延伸閱讀:
【NGO】9個免費AI工具幫助非牟利機構同工做Task!|香港免用VPN
(三)培訓員工迅速上手 AI工具的成效取決於員工的應用能力和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中小型NGO可採取以下培訓策略:
・選擇簡單工具: 優先選用介面直觀、毋須編程的AI工具,降低學習門檻。 ・提供針對性培訓: 舉辦實戰工作坊,教授如何使用AI生成內容、分析數據或自動化流程。 ・實踐與反饋: 鼓勵員工試用AI工具完成實際任務,並分享應用經驗,持續改善工作流程。
什麼是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 產業知識是指在特定領域或行業中累積的專業知識、經驗和技能,涵蓋該行業的運作方式、專業術語、流程、挑戰及最佳實踐。例如: ・醫療界的產業知識:包括疾病診斷、治療流程和醫療法規; ・市場營銷領域的產業知識;包括消費者行為、廣告策略和數據分析。
產業知識通常透過教育、工作經驗或實踐學習中獲得,是應用技術或制定策略時必備的基礎。具備相關的產業知識員工能夠: ・詢問更相關貼切的問題; ・識別更具意義的趨勢和行為,以及相關數據; ・提供更實際有用的見識、建議和解決方法。
因此,AI生成的內容(如資助申請書初稿)需由具產業知識的員工審核,確保符合機構使命及要求。
(四)確保道德與合規性 AI應用需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PDPO),保護持份者(捐贈者、會員、服務對象、義工等)私隱。以下為特別注意事項:
・避免輸入敏感資料: AI工具可能將輸入數據用於模型訓練,建議勿輸入個人身份資料或機密資訊。 ・審核AI輸出: 檢查生成內容的準確性,避免數據偏見或不當表述影響機構聲譽。
社職AI培訓工作坊 亦著重AI道德使用,協助機構建立合適的道德框架。
(五)制定簡單AI策略 中小型NGO應設定明確的AI應用目標,並調整工作流程以融入AI技術。例如:
・短期目標: 於3個月內使用AI生成50%社交媒體內容,節省員工時間。・中期目標: 建立AI Chatbot,處理常見查詢,提升客戶服務效率。・長期目標: 整合AI數據分析,預測捐款趨勢,改善籌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