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義工唔係叫抵得諗。」專訪社職共同創辦人Antony Wong|Intern x COO of Social Career

5
mins read
September 23, 2022

貢獻社會無需複雜理由

有何原因驅使你用Me Time做義工?

筆者:Ho Mei Ying
HKSYU|Social Career Intern

  現在是標準時間,中午十二時三十分。我收到來自社職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即首席營運總監)Antony Wong的訊息,他說:「Please give me more 10 minutes.(請給我十分鐘)」

我回覆:「No problem!(無問題!)」

  轉眼間,十分鐘過去了,平時日理萬機、總是埋頭工作的他終於敲門入房,靦腆說:「不好意思,剛才還有要事做。」「不要緊,請坐。」就這樣,訪問正式開始。究竟他在忙甚麼呢?

社職共同創辦人是千手觀音

  社職(英文:Social Career,簡稱SC)是香港一間非牟利機構,而Antony Wong是社職共同創辦人及首席營運總監(Chief Operating Officer,簡稱COO)。他自我介紹說:「我的名字是Antony Wong,大家都叫慣我Antwong的。」想不到不但他的暱稱是姓氏和名字集於一身,連工作都是集多方面崗位於一身 。他笑言:「雖然我銜頭是COO,但實情我還有很多職位。例如同時我也是CFO(Chief Finance Officer,即首席財務總監),我亦需負責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等行政工作,最近忙碌於Project Management(項目管理)的事情。所以概括而言,我是一名大打雜。」一談起他的工作,Antwong就滔滔不絕。

  一身Smart Causal裝扮的Antwong,原來是隱世鐵甲奇俠。

Me Time做義工等於抵得諗?

Antwong表示,社職的理念是希望運用科技來連繫所有人做好事、凝聚所有樂於做義工的人,讓他們發揮自己。同時,社職一直致力為招募義工的非牟利機構提供義工配對服務,讓他們找到更多幫手。

  「Good For You」這句標語,是社職堅信,亦想大家做義工時抱持的態度。口號意思指做義工,不但「Good For Them」(受惠者),還可以「Good For Youself」!Antwong認為,通常做義工的人是打算幫助人,但其實過程中義工不但只有付出,也有得著,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為何Antwong深信做義工會有收獲?原來他是一名基督徒,由畢業開始便在教會擔任青少年導師。雖然他認為此工作只是在履行教會責任,但亦是無償付出,因此姑且稱之為「義工」。數數手指,他說自己已做了十多年義工。

我不禁追問:「畢業後投身社會,不是會更忙嗎?為何不把僅餘的時間留給自己,而是做義工?」

  Antwong急不及待回答:「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頗貼合『Good For You』這句說話!」他坦言,做青少年導師當然要付出時間,譬如以前他的一整個星期六或日,就是用來帶領青少年,為他們籌備活動。但當一段時間過去,他親眼看見這班學生成長,到今時今日,昔日的同學仔已經有能力帶領下一代的中學生了,這些情景帶給他無比的滿足和感動,有老懷安慰的感覺,他還笑言「死咗都有人接手」

  所以,他形容這個義工經驗的付出和收獲至少是成正比,甚至收獲比付出更多。無可否認,當時自己是一名「Fresh Grad」(應屆畢業生),可能很忙,希望有多些「Me Time」(私人時間),但他的確很想向這班中學生伸出援手,既然自己又能夠付出時間,沒理由不幫。

我直言:「沒有金錢回報也照做,你『好扺得諗』。」

聽到我這番形容,他卻不感認同,他並不覺得自己「扺得諗」。因為對他來說,做義工是一種培養已久的生活習慣,是日程一部分。因此,他早就不會思索這段時間做別的事情,例如替人補習賺錢。他補充,本身帶領青少年是對教會的「Commitment(承諾)」,他只是負責任而已。重點是做義工的過程中他自己同樣開心,很享受成為一分子。況且一段時間後,他與年輕人經已建立一定感情,無法輕易且不捨掉下他們。

Antwong再三強調:「佢哋變左班孤兒仔好慘㗎嘛!」

iBanker走去創業,還要揀NGO,Why?

不經不覺,社職現正邁向七週年。成為社職COO之前,Antwong曾經原來是一名iBanker(從事投資銀行),賺大錢的代名詞。

「容許我行外人無知一問,iBanker是否如坊間所說的高薪厚職,平步青雲?」

  對於這些都市傳說,Antwong笑著回應:「以Fresh Grad來說,我當時薪金的確是比其他行業高些少,但不至於高薪厚職吧!」他透露,投資銀行有分不同部門,有些部門真的「好好搵」,奬金高達幾十萬,甚至過百萬,不過當時自己所屬的部門並不是負責「搵錢」,所以人工還好。至於職途,Antwong直言銀行間競爭相當激烈,他以自己當時所做銀行的機制為例子──表現好的員工會加薪升職,但表現最差的5-10%只能等被解僱,不是坊間所說的「鐵飯碗」。

  而他當時的表現總算不錯,有升職機會。但由於自己從小到大都有創業想法,故從事投資銀行大約4至5年,有足夠儲蓄後便毅然辭職,搖身一變成為創業家。

「做iBanker就等月頭收錢,但創業就自己大大力出錢,為何還要踏上這條自掏錢包,充滿不確定的創業路?」

  他的答案是:「因為我想貢獻社會,以至世界。」Antwong回憶自己還是iBanker的時候,他其實不甘於自己每天只能瑟縮於辦公室對著電腦工作,過著猶如與世隔絕的生活。那時他有很深感受,希望做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工作,例如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眾多NGO範疇,為何揀義工配對平台?

「你過往做義工是都走前線,直接幫助受惠者(青少年導師)。既然你想貢獻社會,何不創辦一個關心某弱勢社群的機構,而是設計一個免費義工配對平台,退後一線,從事行政支援?」

  「因為這樣做,效果才會更大。」Antwong表示創辦社職之前,有一商業用語非常流行:Sharing Economy(共享經濟),其概念是指如何利用一些網絡,使閒置資源能充分被利用和共用,譬如共享單車正是 Sharing Economy 的著名例子。

  他指出,社職理念就是相信不只有死物才是資源,人也可以是資源。Antwong發現,社區上其實不少人都具備不同技能;就算無了不起技能,卻有千金難買的時間,他們全部都有做義工需要的條件,就是潛在的閒置資源。與此同時,社會上又有許多機構都需要義工幫忙,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接觸大眾,亦不熟用社交媒體﹐結果難以找到想要的義工。

  在這番現象下,Antwong認為他們的工作不應該是籌辦義工服務,因為義工機會從不欠缺,反而是要考慮怎樣令機構可以接觸到社會上具備做義工條件的人。因此,Antwong相信最重要的是為他們建立網絡(Network),使大家有一個平台碰面彼此。

  之所以稱那些具備做義工條件的人為「潛在的閒置資源」,是因為他們有能力,但仍等待被發掘的一刻。Antwong直言,義工需求一直存在,但供應就未必了,因為一直熱心做義工的人數其實不多。有見及此,社職的角色是讓更多人知道哪𥚃正招募義工,以及推廣做義工的快樂,推動更多人嘗試踏出第一步做義工。

創業願景,今日做到幾多?

社職願景:團結大家,為社㑹做好事

很多人常說「公司是社會縮影」,Antwong亦感慨社會一旦沒有互信,其實很難合作。他舉了一個比喻,假設公司內一個十人團隊,倘若內部已分成幾個小圈子,而且互相猜忌,亦不為大局著想,該團隊的理想終會失敗告終,何況放大至一個社會?因此,他同意一個團結的社會,會是一個美好的社會,Antwong希望社職總能夠發揮最大效果幫助社會,會一直不遺餘力鼓勵更多人參與那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

Antwong自己又有甚麼願景?

對於這位做事親力親為的大忙人,他坦言自己的最大願望是公司有更多資源,可以有更多人手分擔工作,自己就能夠騰空更多時間去空思考和探索這個社會還有甚麼毛病,而社職又可以怎樣付諸行動解決問題?他不會停下腳步,會繼續和社會並肩作戰。

有否後悔創辦社職?

如我們都能想像的答案,就是「沒有」。他坦言回望過去時,有些事情的處理方式固然有進步空間,但自己是開心的,因為他覺得自己比以前做iBanker時,能為社會付出更多,為社會帶來更大影響力。被問到為何有強烈的世界公民意識,他誠實回答:「這問題我倒沒想過,就是單純覺得自己身而為人,希望能盡一己之力為他人改善生活。」

  就這樣,約一小時的訪問完結了。現在時間若二時正,我準備「叮」飯盒之時,Antwong又開始忽忙工作了,唯有默認他的早餐吃得豐富吧!

訪問後記

  我們常說,香港是功利社會。本人覺得在這個事事講求競爭的地方,凡事總計算成本效益是無可厚非,人之常情。

  而做義工,乍聽之下是當別人的無償勞工。但若順着香港人「數口精」這個精神,做義工反而是最合乎成本效益,因為快樂是無價的。如Antwong的真誠分享:「做義工,原來自己也會開心。」甚至其收獲比付岀更多。雖然無償,但亦因為無償,這份快樂才會來得更簡單,才不會被定價。

  我不是說金錢等於污穢,相反還挺香的!只不過有時抽離一下金錢,少了計算,人也放鬆點。

  眼見Antwong日日忙碌打拼,猶如他的訴求就只有上班,我非常佩服。不過我深信是因為喜歡,才會如此投入!你也想做到自己喜歡的事嗎?開展你的社職生涯吧!在此也希望不論是Antwong,還是社職,都能願望成真!

其他專訪:

Intern x CEO of Social Career |In Conversation with Matthew 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