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打破AI策略差距的五大建議|香港NGO數碼轉型的成功關鍵

非牟利機構|NGO
4
mins read
June 19, 2025
SC Content

認識AI策略差距三大挑戰,並拎走五大實踐建議!

根據《The State of AI in Nonprofits 2025:Benchmark Report on Adoption, Impact, and Trends》綜合超過1300個回覆的數據顯示,85.6%的非牟利機構(NGO)正在探索AI工具,但只24%擁有正式AI策略。這種策略差距限制了NGO在籌款、義工管理及持份者互動等方面的潛力,阻礙數碼轉型發展,尤其在資源日益緊絀的環境之下。

本文將剖析AI策略差距的三大挑戰,並提供五大實踐建議,以幫助香港NGO制定與機構使用一致的AI策略,跨越差距,實現數碼轉型。

(1)AI策略差距的三大挑戰

全球NGO普遍的AI策略差距源於以下三大核心挑戰,限制了數碼轉型進展。情況與香港NGO相似,值得大家參考:

挑戰(一)資源限制:中小型NGO的困境

《The State of AI in Nonprofits 2025:Benchmark Report on Adoption, Impact, and Trends》顯示,中小型NGO(年預算低於100萬美元)的AI採用率只有34%,遠低於大型機構的66%。資金與人力不足限制了技術投資及策略規劃。

香港中小型NGO經常因欠缺IT人員,難以掌握創新技術或深入研究AI應用。

挑戰(二)人力樽頸:決策能力不足

《The State of AI in Nonprofits 2025:Benchmark Report on Adoption, Impact, and Trends》顯示43%的NGO只靠1-2名員工管理IT或AI決策,這種人力樽頸導致員工難以投入時間研究AI應用、學習和制定長期策略。

難以否認,香港NGO的「一腳踢」員工比比皆是,但最大挑戰是員工即使想學AI、想了解AI,但因坊間AI應用課程大多針對商業用途,未能滿足NGO的獨特需求(尤其是私隱保護、合規SOP、道德使用等)而無從入手。

更嚴重的是,缺乏適當的策略指引可能導致員工隨意使用AI工具處理敏感數據,增加數據私隱或道德風險。

挑戰(三) 管理層憂慮:願景與效益不明

NGO跟商業世界一樣,也要量度投資回報。對於實施AI應用來說,不少機構會認識難以量度AI對員工生產力的影響(投資回報)。這意味著當NGO管理層不確定AI的長期效益,就會猶豫是否投資AI培訓與工具,導致數碼轉型停滯不前。

但大部份NGO管理層的憂慮往往源於對AI技術的陌生,這就是為何管理層更加要認識AI應用、了解AI如何讓員工發揮更加潛力。

香港情況更為嚴峻﹐因本地NGO將要面對恆常開支削減7%。面對資源緊張的挑戰下,管理層更需要主動認識AI應用,將其納入機構發展藍圖,讓員工發揮更大潛力。

(2)跨越AI策略差距的五大建議

若要有效實現數碼轉型,NGO必需要制定合適的AI策略。以下五個實踐建議,幫助你跨越策略差距。

(2.1)評估機構需求,精準識別痛點

分析機構痛點,例如籌款效率低、義工流失率高、數據分析不足、不夠時間撰寫通訊或宣傳內容等,優先選擇AI應用。

建議:列出主要挑戰,評估AI工具的適用性(如數據分析、資料搜集、內容生成、製作簡報等。)

延伸閱讀:

【香港NGO數碼轉型】由AI驅動的7步策略,提高機構效率及影響力

(2.2)培訓管理層與員工,建立AI能力

確保管理層理解AI潛力與局限,員工掌握實用技能。例如,管理層懂得評估AI工具的投資回報,前線員工懂得生成社交媒體內容。

建議:
如果是AI新手可率先學習簡單工具(如Canva AI、Grok、Perplexity等),逐步引入進階應用;
・強調道德使用,確保員工理解數據私隱與內容準確性。

延伸閱讀:

【NGO】9個免費AI工具幫助非牟利機構同工做Task!|香港免用VPN

(2.3)制定轉型路線圖,設定清晰目標

設定短期與長期目標,例如6個月內使用AI生成傳訊內容,1年內實現AI Chatbot處理常見查詢,循序漸進將AI融入工作流程,並給予員工時間掌握應用。

實踐建議:使用SMART原則(具體的、可量度的、可行的、相關的、有時限的)設定目標。

(2.4)確保合規性,保護數據私隱

AI應用需符合香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PDPO),保護持份者(會員、義工、捐贈者、服務受眾等)數據,並定期審計數據處理流程,確保合規。

建議:
避免輸入敏感資料至AI工具,優先選用本地化或企業版解決方案;
・建立AI道德應用框架,為員工提供清晰指引去應用AI工作。

(2.5)持續評估與改善,適時調整策略

定期審視AI成效與風險,調整策略。例如鑽研Prompt Engineering、引入自動化工具等。

實踐建議:
設定可量度的指標(如籌款增長率、行政時間節省),每季評估;
・引入進階培訓,擴展AI應用至更多部門或工作崗位。

延伸閱讀:

【NGO】為何非牟利機構要數碼轉型?| 內部營運篇

【NGO】為何非牟利機構要數碼轉型?| 外部營運篇

【NGO】非牟利機構數碼轉型前要想的6件事

【NGO】中小型非牟機構AI應用入門指南|實現數碼轉型的實用起步

非牟利機構數碼轉型有何優勢?|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NGO

NGO數碼轉型一鍵到位,輕鬆管理數據|社職SRM簡介

社職AI培訓:從AI初學應用到AI進階策略

想了解更詳細的AI應用方法,一於參加社職的【社福界AI應用工作坊】,為員工及管理層裝備AI技能,迎接數碼時代的挑戰!

社職的【社福界AI應用工作坊】提供兩大工作坊,針對香港NGO的獨特需求和挑選:

・入門工作坊:為前線及後勤員工設計,教授實用AI技能、如生成電郵、社交媒體內容、報告初稿及客戶回覆,減輕日常負擔,提升效率。
進階工作坊:為管理層、董事會成員及部門主管設計,教授AI核心概念(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偏見管理)、道德框架及策略規劃,協助制定數碼轉型路線圖,應對7%開支削減的挑戰。

課程特色

本地化內容:課程緊貼香港NGO的挑戰,如資源縮減及PDPO合規,提供符合本地法規的實用解決方案。
實踐導向:互動練習確保學員能將AI應用於實際工作。
專業講師:由社職創辦人Matthew Tam授課,擁有逾十年非牟利界別經驗,專注AI與數碼轉型。
・道德應用:強調AI道德,確保數據私隱與內容準確性。

更多詳情:

【社福界AI應用工作坊】專為香港非牟利機構(NGO)設計的生成式AI培訓|Generative AI for HK NGOs

立即查詢社職AI培訓工作坊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立即透過「社職」搜尋義工機會

[ Where Everyone Gains. ]

透過「社職 Social Career」瀏覽各種類型的義工機會!

>> 瀏覽所有義工機會<<

或下載「社職 Social Career」應用程式進行搜尋!

Google Play App Store

電子通訊|Newsletter

* indicates required

參考資料

受篇幅所限,請點撃參考網站/連結前往目標頁面

https://page.techsoup.org/